>> 欢迎您,guest搜索 登陆 注销  

 

发表一个新主题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最低投标报价标书因其它原因为无效标后关于次低投标报价是否有效的问题
作者:
题目:最低投标报价标书因其它原因为无效标后关于次低投标报价是否有效的问题
MAIL:
IP地址:58.47.82.*


  最低有效报价问题
经资格审核后,甲公司投标报价为招标过程中的最低投标合格报价,在评标过程中因其他原因被评委定为无效标书,乙公司投标报价为合格的次低报价,乙公司的投标报价小于次高报价丙公司的96%。招标文件规定:最低投标报价≤0.96×次低投标报价时,则最低投标报价不进入算术平均的投标报价。请问,乙公司的投标报价是否应该进入投标算术平均计算?


  发贴时间2011-08-17 23:10:55 
 ** 贴子回复

作者:在线专家2
题目:关于次低投标报价是否有效的问题
MAIL:tanggq@ctba.org.cn
IP地址:123.116.129.*




  请解释一下“投标算术平均值”为何用?你们是采用何种评标方法和授予合同的条件?请告知一二?
                                     唐广庆于2011.8.18.






  发贴时间2011-08-18 11:22:19 
 ** 贴子回复

作者:静静的河水
题目:回唐广庆老师
MAIL:gongyoulong@sohu.com
IP地址:58.47.82.*




现有7家公司投标,本次工程不设标底,但有投标报价上限值。基准价的计算方法如下:基准价=(A1+A2+A3+...AN)/N  其中:AN为进入算术平均的投标报价,N为进入算术平均的投标报价的个数。
资格审查均已通过,评标方法采用综合评估法,得分计算表如下:施工组织设计K1=0.25  对招标文件响应程度K2=0.15  胜任程度及信誉K3=0.15  投标报价K4=0.45






  发贴时间2011-08-18 11:50:07 
 ** 贴子回复

作者:在线专家2
题目:再谈次低投标报价是否有效的问题
MAIL:tanggq@ctba.org.cn
IP地址:123.116.129.*




  你还未讲清楚“投标价算术平均值”作何用?是不是用“投标价算术平均值”对比投标人的投标价格,如最低的是0.45,次低的0.40,高的0.35?是这样的吗?如果是这样的,乙公司投标价格有效,因招标文件规定可不进入“投标价的算术平均值”;如果招标文件规定投标价格低于“投标价的算术平均值”将被淘汰时,乙公司投标价格无效。我猜的对不对?再请告知一二!
                                        唐广庆于2011.8.18.






  发贴时间2011-08-18 17:41:32 
 ** 贴子回复

作者:静静的河水
题目:回唐广庆老师
MAIL:gongyoulong@sohu.com
IP地址:58.47.80.*




唐老师好,谢谢回复。招标文件规定:低于上限值的投标报价为进入算术平均的投标报价。投标报价=基准价,评分标准为100分。当最低报价小于或等于次低报价96%,则最低投标报价不进入算术平均的投标报价。问:甲公司因其他原因遭废标后,其报价是否进入此次招标计算,乙公司投标报价小于次高保价96%,其报价是否进入此次招标计算?谢谢





  发贴时间2011-08-18 18:10:40 
 ** 贴子回复

作者:在线专家2
题目:再再谈次低投标报价是否有效的问题
MAIL:tanggq@ctba.org.cn
IP地址:123.116.131.*




  首先说:既然招标文件规定“最低报价小于或等于次低报价96%,则最低投标报价不进入算术平均的投标报价”,就不应进入基准价的计算。
  如果招标文件未规定“经评审为废标的投标人的投标价格,低于上限值有效报价不进入基准价的计算”就应进入基准价的计算。如果有规定时可以不进入计算。
再次申明一下,本人不赞成设置最高限价。也不赞成在一般的招标项目中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和授予合同。原因请见其他条目。
  本人拙见,仅供参考。
                                       唐广庆于2011.8.20.






  发贴时间2011-08-20 10:41:06 

登录后对本帖子进行回复!
谁可以发表? 所有注册会员均可以发表和回复主题!
主题标题  不得超过 40 个字
输入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中数字    
帖子中最多包含 4000 个字符

      

 



程序版权所有: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本论坛主要用于方便工作交流和沟通,请勿作他用
论坛中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