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guest搜索 登陆 注销  

 

发表一个新主题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请教:投标报价可以手工修改么
作者:老图
题目:请教:投标报价可以手工修改么
MAIL:tuw@cnooc.com.cn
IP地址:219.142.76.*


   采购储料罐(最低价中标),邀请招标4家(A、B、C、D四架投标商),我司执行两步开标,先开无价格标,(密封)价格标由公司审计部保管,无价格商务技术标通过后开启价格标,发现其中C投标商将最终报价进行过手工修改,由原来的150万,手工修改为130万元(并有优惠价的简单说明)。经评审130万是最低价,如果商务技术均合格,可否将C作为中标商。(A、B、D三家投标商报价均为电子书写无手工修改)
   感谢指教!

  发贴时间2015-02-10 10:14:11 
 ** 贴子回复

作者:在线专家2
题目:关于手工修改投标文件的问题
MAIL:tanggq@ctba.org.cn
IP地址:123.119.234.*




  《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其中对修改的手段未有任何规定,只要在手工修改的部分有企业法人或委托其投标代理人签字或盖章即可。即使没有,但有其他说明认证也是可以的,如实在不清楚也可以通过澄清方式修正。千万不要否定其投标,少否定一个就多一个选择,对招标人是有利的!
  本人拙见,仅供参考。
                                         唐广庆于2015.02.10.






  发贴时间2015-02-10 11:18:12 
 ** 贴子回复

作者:祝东风
题目:两阶段开标
MAIL:wang.song@gdlng.com
IP地址:121.15.133.*




唐教师及各位老师,

在此也顺便请教两阶段开标的疑惑。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35条的规定,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开标时都应当当众予以拆封、宣读。

我理解,按照该规定,开标时所有投标文件都应该拆封、宣读,也即不应该存在部分投标文件开启评标后再对另一部分文件进行开标并评审的情况,两阶段开标的方式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按条例第60条提异议及投诉。

但在实务中,两阶段开标的方式屡有出现,是我理解有误还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部门对此方式也认可?

谢谢!
                               祝东风






  发贴时间2015-02-10 13:32:23 
 ** 贴子回复

作者:老图
题目:感谢点评
MAIL:tuw@cnooc.com.cn
IP地址:219.142.76.*




感谢唐老师点评!我们的观点与您一致,但上级审计部门认为不妥,认为存在某种嫌疑,实际上我们根据她们的逻辑将最低价废掉同样有嫌疑啊?!
顺便就楼上疑问描述我们的做法;我们的两步开标,是指第一步开(无价格的)商务和技术标,第二部开价格标,如果第一步商务或技术标未通过,其价格标则不再开启。(适用于邀请招标)






  发贴时间2015-02-25 10:26:19 
 ** 贴子回复

作者:在线专家2
题目:再谈手工修改投标文件的问题
MAIL:tanggq@ctba.org.cn
IP地址:123.119.247.*




  手工修改投标文件是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更不能用莫须的怀疑,就去否定别人的投标!这是不慎重的!我到怀疑那个审计部门是不是想保护某个投标人,有猫腻!招标人应该让审计部门拿出证据!否则不能否定随意最低价中标!对人家是不公正的!
  本人拙见,仅供参考。
                                    唐广庆于2015.02.25.






  发贴时间2015-02-25 16:27:40 
 ** 贴子回复

作者:friendlyball
题目:再谈手工修改投标文件的问题
MAIL:mywallet@163.com
IP地址:211.99.16.*




祝老师,您问的问题我们也很关注,我个人还有个疑问,招投标法是否要求只有一个截标时间,不同的包封是否可以有不同的截标时间。





  发贴时间2015-05-21 16:14:51 

登录后对本帖子进行回复!
谁可以发表? 所有注册会员均可以发表和回复主题!
主题标题  不得超过 40 个字
输入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中数字    
帖子中最多包含 4000 个字符

      

 



程序版权所有: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本论坛主要用于方便工作交流和沟通,请勿作他用
论坛中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