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动态 >正文

安徽打造统一规范平台 让公共资源交易“晒”在阳光下

2019-04-10

 

 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公共资源交易是其实现市场化配置的必经之路,必须打造统一规范的交易平台。

    打造统一规范平台 让公共资源交易真正姓“公”

    “在合肥这里办起事儿非常方便,不像在外地时抱着标书来回奔波,这里的流程更规范,办事效率更高。”来自北京一家教育图书公司的战君对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对这里的规范服务竖大拇指。

    “打造规范统一的共享共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资源交易的‘阳光化’运行、市场化配置、合理化定价、在线化操作,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重大举措。”省公管办有关负责人说,这对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效率,防止权力寻租和滋生腐败,促进创业创新与公共资源的便捷有效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资源主要指社会共有的、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特点的一些资源,一般把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统称为公共资源交易。

    让公共资源交易真正姓“公”,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是重要的一环。我省近年来在打造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进展迅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全省范围内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去年全省16个“省市共建、市县一体”交易平台,共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农村产权流转、PPP等交易项目83559宗,成交金额8368.49亿元,节约资金1356.12亿元,增值729.03亿元,成交金额和节约资金同比分别增长11.13%、14.58%,为促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公共资源交易实质上是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过程。我省交易领域不断拓展,各地持续深化平台整合,陆续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四大板块20种公共资源项目,以及其他领域14种公共资源项目纳入“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平台交易。

    提高交易电子化水平 让采购项目交易“零跑路”

    太平畈乡洪峰村黄泥塝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冻库项目,是霍山县广电台的扶贫项目,通过县农交分所公开挂网,由霍山县天下泽雨公司以总价8.68万元竞得,增值8800元,增值率11.28%。霍山县政府与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省农交所霍山分所,形成以省农交所为依托,县农交分所为龙头,各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为服务终端、覆盖全县的一体化服务网络。“平台实行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把农民手中的资产、资源搬到网上、晒在阳光下,有效破除因交通闭塞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销售难、价格低问题。”霍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公共资源交易的数字化,对提高公共资源分配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推进的重点。

    “我省把提升电子化水平,打造规范高效的交易平台体系当成重中之重,加大对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平台系统建设,进一步打通淤点、堵点,切实提高交易电子化水平。”省公管办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省发展改革委为20196名专家免费配发CA数字证书,实现评标评审全程电子化。淮北对工程建设项目8类20种电子招标文件模板进行完善,阜阳通过云平台深化市县一体化建设,黄山完成工程设计、电梯等13类招标文件范本及相应系统开发。全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全程电子化率平均达80%,政府采购全程电子化率超过85%,其他项目平均达到75%,降低交易成本20%以上。

    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阮华彪认为,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促进交易活动更便捷、高效和阳光化,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满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诉求。

    定点采购项目因施工难度较小,工期较短,受到广泛关注。由于项目偏小,预算较低,施工企业到现场来参与投标将会产生住宿、交通、餐饮等一些投标成本,导致部分潜在投标人望而却步。自去年3月份以来,蚌埠市全面实施定点采购项目“零跑路不见面交易”,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系统远程解密、网上询标、现场公证等方式,投标人不需要再到现场,节约了投标成本,颇受好评。

    我省各地依托部分“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平台,打造跨区域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效益凸显。去年网上商城采购项目199308宗,成交金额34.97亿元,节资率8.40%,较好地解决了政府采购周期长、成本高、满意度低等问题。

    立规则树立风向标 引导企业在市场“能拼善拼”

    “我们统一了全市的招标文件范本及评标办法,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统一市场主体信息库,投标企业在全市任何一地注册登记,都可以全市共享互认,为新入库企业减少入库费100多万元。”安庆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实施公共资源交易“零收费”,切实提高投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激发投标企业活力。

    权力还给市场,交易会更阳光。改革的关键是通过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交易机制和规则。只有对体制、机制做出根本性的改革,政府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改革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去年以来,我省加大制度供给力度,积极打造统一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快出台全省统一的分行业制度规则,充分发挥导引作用,不断提高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效益,让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省公管办负责人介绍,我省持续完善规范性文件“目录管理、定期清理、动态调整”工作机制,确保现行规范性文件依法合规、科学合理。全省对182件出台3年以上的规范性文件开展实施后评估,其中,废止57件,修改60件,保留65件。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健全制度规则定期清理机制,切实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各地进一步加强制度供给,强化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从严管控招标条件设置,防止“量体裁衣”,避免片面追求“招大招强”,引导企业由“拼价格”向“拼质量、拼信用”转变,有力促进了省内企业发展。

    我省还持续推动交易市场与履约现场“两场”联动,健全分行业信用管理制度,通过加强标前预判管理、标后监管督查、全程信用管理,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各方主体责任,倒逼市场主体在交易环节慎重作出承诺,在履约环节严格兑现承诺,有效遏制借用资质投标、围标串标、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行为。去年全省共对1431个单位及205名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相应处理,维护了公共资源交易秩序,进一步营造了“一地失信、处处受限”市场环境。(记者 郑莉)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