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探讨 >正文

学习《招标代理服务规范》的体会与思考

2020-10-22

 

2019年12月31日,国家标准《招标代理服务规范》GB/T 38357-2019(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实施。《规范》是我国招标采购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标准,由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编制,其发布实施弥补了国内外招标代理服务领域的标准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规范》第一次以国家标准的方式,从国家层面对招标代理服务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提出了基本要求。本文作者就《规范》的学习体会和思考进行了分享。

 

一、招标代理机构的定位和基本要求

《规范》对于“招标代理机构”的术语定义为“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招标代理机构作为衔接市场供需双方的招标采购交易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化、专业化是其服务特点,“桥梁、纽带”是其服务供、需双方时所需发挥的作用。

在招标代理资质和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双放开后,业界机构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如何协助招标人/采购人依法合规开展招标、采购程序性工作;如何实现招标、采购活动经济性目标;如何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起一个有序的招标投标市场,充分体现《招标投标法》中“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进一步推动招标代理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规范》的发布实施无疑给出了路径和方向,如《规范》第4章4.1节就提出了招标代理机构“机构设置、制度建设、从业原则、沟通机制、信息化要求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招标代理机构竭诚为招标人/采购人服务,以及对招标、采购工作的全过程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科学管理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向。《规范》第5章则对招标代理的服务阶段与服务内容做了具体明确。

二、专业服务能力与服务内容、方式要求

除了前言和引言外,《规范》共有七个章节,对招标代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阶段与内容、服务提供、服务评价与改进等做了具体规定。《规范》通过五个章节(第4章4.2节“招标专业技术人员”与4.3节“服务承接”、第5章“服务阶段与内容”、第6章“服务提供”、第7章“服务评价与改进”)对专业服务进行了阐述,并用较大篇幅就招标代理机构专业服务人员能力与服务内容、方式要求做了说明,这部分也是《规范》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内容。

对于招标代理从业人员的要求,《规范》在第4章4.2节“招标专业技术人员”中明确提出,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招标实际问题、提供招标服务所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招标代理机构是提供招标代理服务的主体,招标、采购项目需要重点依靠项目实施主体——招标代理机构项目经理(以下简称“项目经理”)协同招标人/采购人来共同开展。项目经理在招标、采购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和实施的工作内容,直接影响着招标代理机构服务输出成果质量。

笔者在对《规范》进行学习后,认为其对招标代理从业人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明确要求,这四者未来在提供专业化招标代理服务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

1.能够正确理解与规范运用法律法规

招标代理机构的执业依据是现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法律规范性条文内容是通过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如果只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往往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同时,语言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语意随着时代发展可能会产生新的含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律条文的真实含义并非所谓的“立法本意或原意”,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立法本意或原意”。要理解法条的真正含义,需紧扣法律文本,将法律条文放置于具体的项目中进行客观解释,使其立足于基本事实。因此,招标代理服务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实践中要学会通过研读招标投标主管部门编制的指导性案例,研习每个招标、采购项目中质疑(异议)与投诉案件中的供应商诉求,研究同一法律条文在不同语境与业务场景中的语意,不断深入理解法条的意义和内容。

此外,对最新政策法规的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也很重要。项目经理和从业人员要结合相关方面的最新政策,及时了解《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修订的最新进展,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规范》。如《规范》中对电子招标投标、全过程工程咨询等都有所体现,体现了标准编制的前瞻性,从业者在从事具体服务时可以结合相关领域最新出台的政策,以便更准确地理解《规范》并更好地指导实践。

2.能够“听懂”招标投标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实践中,项目经理通常会听到项目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日常的招标代理服务中,会接收到来自招标人/采购人的项目需求信息;在需求论证和专家评审中,会听到专家对项目需求内容及评审标准评判把握的相关建议;在招标、采购文件答疑与质疑、异议处理中,会有来自供应商为实现其权益而提出的各类诉求。

对于项目需求,要学会“听懂”项目基本情况、整体招标进度和先后顺序。

对于专家论证与评审建议,要学会“听懂”需求内容的关键性条款是否能够实现项目招标、采购目的,关注专家评审现场提出的疑问和关注事项,以便后期优化完善同类项目招标文件评审规则。

对于质疑和投诉,要学会换位思考,认真耐心倾听供应商诉求,抓住诉求的重点与争议点。通过梳理诉求内容、分析客观事实、说清法律规范性要求等方式,争取与供应商就诉求事项达成共识,从而及时有效化解争端。

3.具备持续学习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和采购执行能力

招标、采购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受政策、经济等的影响很大。项目经理从事代理服务工作不能脱离客户所在的行业和所在的产业链,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了解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一方面要学习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交易常识、交易术语,熟知新政策、新经济、新技术以及商业环境对客户所在行业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在标准化的招标、采购代理程序性服务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即常规服务,详见《规范》第5章5.2节),进一步提高招标、采购的精准性。

另一方面要具备信息收集和采购执行能力,努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详见《规范》第5章5.3节)。当下,市场变化瞬息万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招标、采购从业者应该具备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对市场上的风吹草动要了然于胸,帮助客户做出正确预判和决策。要善于对相关信息进行梳理、重组和深挖,从中发现和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要善于了解和分析客户同一类项目或同一个项目不同客户招标、采购需求的不同,把握项目实施的重点,制定符合项目需求且切实可行的招标、采购方案,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更为优质高效的增值服务,促使交易活动顺利实现经济效益。

4.通过业务数据化提高服务的精准化、专业化水平

信息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202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分类提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和具体举措,尤其把“数据”列为新型生产要素形态,这为未来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信息服务中的算法推送,还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大数据分析,抑或是智能制造领域的智能优化,都离不开数据的提取、存储、转移和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数据电文形式的电子招标投标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规范》中的许多章节都对电子招标投标有所体现,随着招标采购领域开始由电子化向智能化转变,以及5G时代的加快到来,项目经理和从业人员要善于挖掘从电子招标投标平台、ERP系统以及代理服务中获取的各类线上线下数据,并对已有项目数据进行分类、解构,通过数据解构“画出”客户需求“图像”,在招标文件编制时准确描述需求内容;通过数据分析项目失败原因,及时调整资格设置条件与评审因素,实现招标、采购一次性成功;通过数据对同类项目或同种程序的时间成本进行梳理,进一步优化程序,提高采购活动效率等方式,将“静态数据”变成“活数据”,通过业务数据化为服务增值赋能,提高采购执行能力,这既是对《规范》中电子招标投标相关条款的具体落实,也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嘉懿

   作者单位: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