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探讨 >正文

建设现代智慧供应链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04-07

 

一、积极实践,初步建成现代智慧供应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提出以供应链创新应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作为央企“国家队”,抢抓供应链发展新机遇,积极突破传统采购管理范畴,创新建设具有国家电网特色的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充分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供应链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在商务部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中期评估中,国家电网获评“优”,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一)建设以“五化”为特征的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

围绕三大核心业务重点,以及内外协同、运营管控难点,构建具有“五化”(智能采购电子化、数字物流网络化、全景质控可视化、内外协同便捷化、运营中心智慧化)特征的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形成全业务、全过程、全周期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智能采购电子化,全面整合计划、采购、专家管理等业务,实现采购计划智能提报、招标评标网上实施、采购结果一键生成、专家资源统筹管理,确保物资优中选优。数字物流网络化,系统整合供应、仓储、配送等业务,合同签订、履约与结算由双方互动完成,全程跟踪物流仓储,精准度更高、便捷性更强,确保物资精准供应。全景质控可视化,从设备生产监造到安装运行,再到退运报废,实施全生命周期可视跟踪,全程在案管理,做到可监控、可分析、可追溯,确保风险全面可控。内外协同便捷化,通过平台集成、移动互联等方式,积极与供应商、设计单位等供应链伙伴,公共服务、社会诚信等外部服务平台,开展信息集成、业务协作和资源共享,营造供应链生态圈。运营中心智慧化,依托数据中台,打造共享“资源池”,打通数据壁垒,持续优化策略,做到全网资源智能调配、业务内外贯通协同、全局实时监控、风险自动感知,支撑供应链高效运营。

(二)构建以“五E一中心”为支撑的供应链平台

高标准高质量搭建电子商务平台(EC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EIP)、电力物流服务平台(ELP)、“e物资”移动应用和供应链运营中心(ESC),初步建成以“五E一中心”有机统一,更加规范高效的国家电网特色现代智慧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ECP)实现供应链“业务一条线”。从采购计划、招标采购、合同物流、质量监督、运行评价、供应商管理到废旧物资处置,供应链全流程业务平台操作、在线协同,形成强大供应链平台效应,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实现“业务一条线”。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实现“资源一盘棋”。需求、订单、库存、资金等企业资源统筹管控,总部、省、市、县纵向体系贯通,设备、建设、财务等横向专业协同,形成资源“一盘棋”。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EIP)实现“物联一张网”。建设供需双方开放互信的物联平台,公司主动推送合同订单、设备运行质量及绩效评价等数据,引导供应商按需生产、改进设计制造。供应商生产系统实时传送设备排产、工艺质量、出厂试验等信息,打造“透明工厂”。电力物流服务平台(ELP)实现“物流一站式”。通过系统对接、传感定位、可视监控等技术手段,打造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第三方电力物流平台,统筹全网资源,提供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解决方案。“e物资”掌上应用实现“移动一体化”。推进移动终端应用及整合,计划、采购、物流、质控、评价、监察六大模块互动业务在手机终端一键办理,为基层和供应商减负。智慧运营中心(ECIO)成为供应链“管理一中枢”。建立供应链数据“资源池”,开展数据治理及统计分析,全面监控供应链运营效率、效益和效果,实施线上监控及网上预警。

(三)升级以“一全多优”为核心的供应链运营模式

瞄准中国特色、国际领先、能源互联网,全面适应现代智慧供应链发展要求,从传统物资管理向“一体平台运行、全链业务贯通、多维组织协同、优质服务保障”运营模式转型。持续完善以“五E一中心”为依托的供应链“一体化运行平台”,推动全供应链业务数字化、线上化开展;推动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三大业务“全链业务贯通”,打破专业壁垒,促进信息共享融合;实施总部、省、市、县各级机构及上下游企业“多维组织协同”运作,形成供应链整体合力;为工程建设、电网运行和日常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确保公司“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落地。

二、创新探索,全面推行“互联网+”智能采购

作为供应链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招标采购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线下形式的招标活动迁移到互联网进行线上操作,数据和技术作为两大驱动力量正在催生智慧采购新业态。国家电网作为智能采购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探索招标文件智能编制审查、投标文件一键响应提交、关键评审要素智能比对评审,促进招标更便捷、投标更简单、评标更客观,持续推动资源配置更加科学智慧、高效合理、公平公正。

(一)智能招标高效编审

应用项目储备、投资计划等信息,构建物资需求计划储备库,增加计划申报智能提醒,及时纳入相应采购批次,实现采购计划由被动接收向主动提醒转变。通过平台结构化招标文件功能可复用历史招标文件内容,直接引用采购项目和招标代理机构信息,减少招标文件重复编制,保持招标文件的标准性和一致性。建立智能审查规则逻辑,平台自动筛查采购计划的范围、数量、概算单价、交货期等关键点,进一步提升计划申报、审查质效。

(二)智能投标一键操作

构建全方位供应商资质业绩库,涵盖企业基本信息、财务信息、产品业绩、报告证书、研发制造等内容,根据供应商中标及履约情况自动更新。供应商每次根据不同项目可生成多个资质业绩凭证,投标时根据物料品类进行勾选,将上百页的合同业绩文件简化为一个链接,同时支持多个标包投标文件批量维护、历史项目投标数据智能引用,实现投标文件一键生成、智能提报。

(三)智能评标客观量化

将技术参数、试验报告、运行绩效和资质业绩等信息客观量化,应用人工智能自动判定投标超限价、税率差异、不良行为等否决要素,自动提示投标人的历史评审情况,自动关联运行绩效评价,自动比对技术参数、试验报告和资质业绩等关键参数,协助专家高效、客观、公正评审。内置在线自动授标模块,固化授标规则,自动推荐多个项目的中标候选人排序,实现采购全流程线上管控。

(四)智能监督依法合规

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业务,开展智能监控,动态监测73项供应链业务关键点的合规性,做到关键节点事前提示、核心业务全面监控、重大风险实时预警、违规行为及时纠偏。打造一流智能评标基地,配置安检装置、移动信号屏蔽系统、高清音视频监控系统,运用PAD、手环、物联网、人脸识别等智能设备,构建现场人机感知系统,做到身份自动甄别、活动轨迹自动记录,实现“评委异地化、评标远程化、监察实时化、管理网络化”。

(五)智能协作全程在线

以新一代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全面推行电子化单轨制采购,对内横向集成企业资金预算、技术标准、履约评价、设备运行、报废处置等各环节,对外实现业务一站式在线办理,做到合同签订、物流配送、质量管控、货款结算等后续供应商交互环节数据贯通,促进各环节在线协同作业。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电网于2月7日公开发布《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十二项举措》,率先提出“加快组织物资招标采购”,全面推行“集中招标采购、在线投标开标、异地分散评标、远程网络协同”模式,2月以来累计完成采购金额1049.9亿元,有力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带动上下游复工复产,在央企战疫大考中交出“国家电网答卷”。

三、数智驱动,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坚决贯彻“质量强国”基本方针,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深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物资标准体系作用,科学优化采购策略,全面加强设备质量管控,引导和促进电工装备市场迈向中高端,以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设备,切实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一)标准引领,推进电网装备质量提升

统一电网设备采购标准,建立电网设备数字化采购标准和技术规范书数据库,应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精简归并设备材料选型,标准物料由7万余种压缩到6700余种,实现设备通用互换,降低备品备件储备和基层运维量,引导供应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作用,修订发布26类870项物资采购标准,新增发布关键设备优质技术规范,制定20项电工装备智慧物联数据采集标准,规划编制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类、技术类标准规范73项,努力用国家电网创新经验试点引路,引领行业发展。

(二)策略优化,促进采购设备选好选优

坚持“质量第一”采购导向,优化技术评审规则、价格权重及计算公式,引导供应商合理报价。突出设备质量要素评审,增加组部件和原材料评审要求,引导供应商提高基础零部件和基础材料质量水平。针对高海拔、超低温等特殊环境,以及首都等核心重点区域设备运行要求,深化实施差异化采购,合理提高重点地区关键变电站参数,强化技术引领、优质优价导向,进一步突出设备先进性,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

(三)全息多维,实现供应厂商选优选强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目录、一次审核、数据共享”的原则,建立供应商信息结构化数据库。实施供应商分级分类管理,依托生产制造、监造抽检、出厂试验数据,以及供应商资质能力、供货履约、安装服务、运行绩效、社会信用评价结果,开展全息多维供应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在招标采购环节应用,客观甄选“重质量”“讲信誉”“守诚信”的优质供应商,促进供应商不断改进提高设备质量和履约服务水平,推动社会诚信建设和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品牌价值全面提升。

(四)智慧物联,做到智辨质态精准监控

建立协同制造机制,依托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EIP),通过物联感知、智能传感等技术,将电工装备企业及其设备连接起来,接入电缆、变压器、二次设备等10大品类物资98条生产线的设备生产进度和工艺质量数据,实时采集、在线监测,为供需双方质量控制、服务协同、数据挖掘、价值创造提供有效支撑,引导供应商持续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真正做到设备制造阶段的“万物互联”和数字信息的“全面联接”,让产品质量问题“无处藏身”,实现供需双方共同发展,营造以质取胜、良性循环的供应链生态体系。

 

   作者:陈灵欣

   作者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