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威海热电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工程总承包(EPC)”项目在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市交易中心”)顺利完成开评标工作。该项目为省级重点项目,预算金额为52.65亿元,共6家企业参与竞标,项目预算金额大、社会关注度高、评标时间长,此次评标共耗时26个小时,是市交易中心迁入市民中心新场所以来首个隔夜评标项目,该项目既是对市交易中心保障服务重大项目的一次挑战,又是对市交易中心见证水平、见证流程的一次全面检验。为确保评标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保证评标质量和效率,市交易中心高度重视,提前研判,重点做好以下保障服务工作:
一是标前对接、靠前服务,确保隔夜评标工作有序推进。标前,市交易中心重点项目服务专员主动与招标人、代理机构对接,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台账,开辟绿色通道,从项目进场到场地预约、公告发布等环节,提供全生命周期见证服务。根据项目总体情况,预估评标时间,制定隔夜评标方案和现场应急预案,指定专人对设备设施进行调试维护,从物资供应、场地维护,到技术支持、突发情况应对,全方位落实服务保障工作,筑牢坚实后盾,确保重点项目隔夜评标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标中跟进、精致服务,保证评标过程公平公正。标中,安排见证服务人员26小时全程待命,保障评标过程中电脑、网络、见证等设备正常运行,协调解决评委在评标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隔夜休息期间,安排评标专家、代理机构、现场服务人员分别入住专门隔夜休息室,采用场地智慧管控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手段智能拦截无关人员进入评审区和专家休息区域,在隔夜休息室外的走廊配备高清无死角监控摄像头,确保各方人员互不接触,保证隔夜评标期间的公平公正。
三是标后问效、优化流程,助力重点项目服务能力再提升。标后,市交易中心第一时间对招标人、代理机构进行回访,征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自2024年以来,市交易中心坚持重点项目“一项目一回访”,截至目前共形成重点项目回访记录286条,对回访中发现的问题、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分类整理,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确保每一个问题、每一条建议都落地有声、落实有效,不断优化重点项目服务流程,为重点项目提供全流程、定制化服务,切实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大抓经济”的能力。
为助力重点项目进场交易“加速跑”,市交易中心以交易主体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延时服务机制,做到“交易不停歇,服务不断档”,今年以来,已提供延时服务项目70余个,其中重点项目12个,累计延时服务100余小时,以精致的服务、科学的场地规划、完善的设施设备为评标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助力重点项目高效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