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兖州分中心立足服务职能,按照“巩固、提升、创新、发展”的思路,从三个方面深耕发力,出真招、谋实策,全力打造公正规范、高效廉洁、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新生态”。
一、突出主体职责,深推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平台建设,在实现信息发布、线上投标、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所有事项全流程电子化覆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远程异地评标,与德州市平原县分中心、潍坊市寿光分中心建立合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跨区域异地评标,推进专家资源共享,评标专家异地互相隔离,评标现场全程“不见面”,进一步保障评标活动的独立、客观、公正;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向移动端延伸,数字证书“掌上办”、交易场地“掌上约”、电子保函“掌上开”,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智能化水平;全面推行保险保函、银行保函、担保公司保函任一形式作为投标保证,加快投标保证金分节点自动化退付效率,不断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二、聚焦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保障。主动与建设单位联络,了解项目建设手续报批、报建的进展情况,动态掌握项目进展信息。向拟进场项目招标人做好政策咨询、程序介绍、业务指导服务,协助招标人(代理机构)向相关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提交前期资料,随时关注网上备案信息,保障项目进场前期准备无误;大力推进“一路通”绿色通道及帮办代办服务,按照“容缺受理、全程网办”原则,设立帮办代办专员,提供项目交易全流程的帮办代办服务,协调解决交易过程中的问题,即来即办、即办即用,确保项目无障碍顺利推进;对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涉及住建、综合执法、自然资源、水务、交运等部门需要联合协调的重大难点问题时,通过对口联络机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采取召集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形式及时化解问题难点,必要时逐级上报,确保项目进场畅通无阻。
三、锚定责任目标,优化营商环境。精确瞄准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的最新要求,持续加强同发改、住建、综合执法、交通、水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的“一体化”协同联动配合,进一步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行业监管,促进经营主体的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确保交易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配合发改部门有序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深入挖掘业务流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点,归纳总结出一系列基础性、常见、高频问题,特别是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的招标文件条款并附法律依据,形成问题清单,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规范招标人(采购人)活动行为;建立工程招标项目常态化跟踪回访制度,标后回访问效,对交易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来源: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