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动态 >正文

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加速智慧转型

2025-04-30

 

南通市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数字见证、远程评审、智能辅助评标等创新举措,主动加快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数字化转型进程。

数字见证全覆盖 打造交易管理新范式

今年以来,南通市深化“数字见证”模式,从2月起,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试行“行业监管人员、交易平台人员、交易代理机构人员”退出评标区。“这项举措最大化减少了对专家评标的干扰,通过监控设备,多频道远程开展数个项目的监督见证工作,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提升。”相关行业监管人员介绍。

为保障评审中各方“不见面”高效交流,从项目进场到合同归档,“数字见证”信息化平台实时归集全程业务数据,实现交易流程可视化、交易材料可信任、交易组织可循例、交易数据可分析。目前,“数字见证”模式已成功应用于37个项目。

远程评审跨区域 融入协同发展新格局

近日,南通市紫琅湖实验学校物业管理服务采购项目以异地远程模式顺利完成开标评审。依托区块链、远程协同等新兴技术,崇川区、如皋市两地专家在线完成响应文件解密、同步打分、结果确认等操作。

在市域内“小远程”协作的基础上,南通市积极拓展跨市域异地评标“大远程”合作,与上海崇明、浙江温州、安徽铜陵等长三角区域城市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一年来,434个工程建设项目采取“专家资源共享、远程分散评审、全程见证监督”模式实现远程异地评标。

同时,南通面向政府采购领域持续构建“一主一副”远程异地评审模式,先后与无锡、苏州、连云港、盐城、扬州、泰州6地签署《政府集中采购项目跨区域远程异地评审合作框架协议》,依托江苏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实施跨域随机抽取专家,破解评审专家“熟人效应”难题,进一步确保项目评审结果公平公正。

AI应用深融合 探索智慧交易新场景

1月,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申报的“建设工程投标技术方案自动评审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该项专利结合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为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大纲等主观评审项创新提供了量化实施路径。目前,在南通市“交易大脑”平台中成功落地智能辅助评标功能,数百页的投标文件只需15秒即可完成技术标评审,为专家评审有效提供辅助决策,已经在70多个项目中完成平行测试。

除智能辅助评标外,南通综合运用多项AI前沿技术,在智能问答、智能审查、招标文件生成等方面积极开发应用场景。其中,智能客服系统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和CoT思维链技术,依托历史客服问答数据、项目案例及法律法规文件构建垂直知识库,为业务咨询“秒回、准回、智回”提供智能助手,已面向投标人、招标人、代理机构等交易主体试运行,得到一致好评。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