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投标动态 >正文

跨域联动云评 五城共守公正——威海市首例“1+4”远程评标顺利完成

2025-05-07

 

近日,根据招标人需求,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烟台、淄博、聊城、日照四市交易中心,通过“1个主场+4个副场”联动模式,顺利完成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宿舍外门窗更换工程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该项目成功实现威海市首例工程建设领域五地市协同评标,标志着威海市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推动跨区域专家资源共享方面取得新进展。

五城联动破壁垒,打造评标新范式。作为威海市2025年度重点校园提质工程,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宿舍外门窗更换工程项目总投资逾700万元,涉及7栋宿舍楼门窗系统化升级。为保障评标专业性和公平性,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响应招标人诉求,构建“1+4”五城协同评标模式,依托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实现威海市主场与烟台、淄博、聊城、日照市副场同步开展电子化评标,评标委员会由威海市3名专家及四市各1名专家组成。

技术保障三步走,评标难题提前消。项目启动前,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动靠前服务,全维度打通技术堵点、全链条消解评标难题。一是靠前服务标前筹备,积极协助招标代理机构完成标前业务事宜,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指导其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系统设定。二是强化区域协同保障力,提前针对烟台、淄博、聊城、日照四地区开展系统部署及调试工作,远程安装开评标、电子签章以及音视频会议等关键控件。三是构建全天候技术护航体系,安排技术团队全程驻场,实时监控评标过程中的技术运行情况,第一时间解决专家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确保评标过程顺利进行。

跨域协同树标杆,异地联动破藩篱。由于各地专家分布不均,以往容易出现同一批专家反复参与本地同类型项目评审的情况。现在通过五城联动的做法,系统从不同地区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审团队,把原本局限在某个城市“小圈子”里的专家资源扩展到了全省整个区域,既解决了专家资源的地域限制问题,又弥补了某些地方特定专业人才不足的短板。另外,由于每次评审组合都是临时匹配的异地专家团队,切断了本地人情关系网,让评标过程更加客观公正。这种打破地域界限的评审方式,既盘活了整个区域的专家资源库,又为项目评审装上了“安全锁”。

此次“1+4”远程评标不仅实现了行业优质专家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以透明化的评审机制推动工程建设领域评审工作向着更加规范、专业的方向持续发展,为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立足这一突破性进展,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着力拓展跨区域合作广度与深度,为加快形成规则统一、开放有序的全国性公共资源交易体系提供可复制的地方经验,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来源: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