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袁瑞娟报道 广东省广州市财政部门自去年以来开展的“三聚焦”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是在以量换价方面,节约率最高达32%。
聚焦提质增效降本,以量换价开拓新局面。广州市财政局统筹构建全市带量集中采购框架图,推动各业务主管部门、各区归集同类共性需求开展带量集中采购,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以量换价。市水务局、应急局、人社局、商务局等部门及各区积极在防汛排涝设备、应急装备、车辆加油和保险服务、中小学幼儿园信息化设备运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多领域探索带量集中采购。在已开展的项目中节约率最高达32%。同时,积极推进框架协议采购,目前已完成的信息化工程监理服务、信息化工程验收测评服务、信息技术管理咨询服务等3个品目的框架协议采购,其采购效率提升了30%以上。全省首个部门集采项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B超机)框架协议采购主机限价最高降幅达45%;融入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将采购标的由传统的设备“主机”拓展至“主机+必要耗材配件”,有效破解了医疗设备采购中低价中标设备、高价收取耗材配件费用的难题。积极探索以公开招标、开放式框架协议等多种方式确定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采购,进一步节约行政成本,提升采购效能。
聚焦透明高效采购,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广州市积极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打造远程开标、异地评审、电子监管、线上融资等系列数字化采购模式,增强数字政府效能。应用独立单元格开展跨市、跨省远程异地评审,与福建、惠州、中山、湛江等地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实现优质评审专家资源跨区域合作共享,远程异地评审迈向常态化、标准化进程。全市将签订合同时长从法定30天提速至10个工作日;对供应商为中小企业且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要求自收到发票后15日内完成资金支付。聚力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围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广东省政府采购网”开设广州智造馆,展示推广重点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将合作创新采购方式的相关要求纳入采购需求管理、引导预算单位在部门预算中申报经费,为采购方式落地提供制度和资金支撑。此外,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广州市规范采购需求编制,要求预算单位对不适宜由中小企业参与的提供说明材料。深化政企银合同,通过在财政部门官网发布“一图读懂”、印发操作手册、助企政策宣讲等多渠道向供应商推广“政采贷”服务,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聚焦市场秩序整顿,开创政府采购监管新局面。广州市财政局通过印发政府采购文件、编制指导意见、流程图等,帮助采购人迅速掌握最新要求,引导建立内控制度防范风险;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市、区两级财政协同对政府采购当事人开展培训累计达1万余人次。细化优化政府采购需求管理要求,将全生命周期成本纳入管控;出台广州机动车维修、造价等需求标准模板、政府采购软件开发项目采购文件参考模板等范本,全面增强引导力。在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领域全面推广政府采购“信用评价体系3.0”,全面获取使用“信用中国”及其他地区平台共享信息等数据,目前已累计采集9万家供应商的信用信息、运用于1万余宗政采项目。依托“广东省政府采购网”对政府采购活动全过程各环节的合法性、合规性、时效性实时动态智能监控和监督预警。积极开展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和对“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等,强化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