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事要闻 >正文

【天津】我市24条重磅措施支持创业投资 有效解决“募、投、管、退”堵点难点

2025-07-21

 

7月1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解读天津市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措施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江介绍了该措施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性举措,以期有效解决我市创投行业在募资端、投资端、管理端、退出端各环节的堵点难点。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创业投资,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区把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作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对标对表国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研究制定并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了《天津市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陈建江说。

《天津市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支持措施》)是继2017年我市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市级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旨在为我市创业投资发展提供政策指引和原则规范,各区、各相关部门可依据该文件,出台细化配套政策文件形成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激发创业投资活力,促进创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支持措施》围绕六个方面,提出了24条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政府对创业投资的引导。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我市处于早期阶段的硬科技和未来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按投资额中社会资本部分的一定比例给予投资奖励。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围绕企业专利产业化开展领投和针对性服务。推动创业投资机构和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线上线下集中对接。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

二是优化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加强全市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统筹管理和布局规划。进一步优化出资比例,将市或者区单独一级财政出资比例上限提高至70%,将市、区两级财政合计出资比例上限提高至80%。同时,允许财政出资部分在退出时以投资超额收益为限给予让利。

三是发挥国资创业投资基金支撑作用。发挥天津市国资产业发展母基金整合统筹作用,鼓励多方主体发起设立国资创业投资基金。鼓励项目决策人员实施跟投,更好发挥跟投约束作用。探索建立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差异化监管机制和尽职合规免予问责机制。

四是支持创业投资赋能科技创新。创新投贷联动模式、科技担保和风险补偿模式、科技租赁服务模式、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模式,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促进科技型企业与市场应用场景对接,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积极使用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支持创业投资机构通过债务融资工具多渠道募资。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保险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国际专业投资机构等多方主体加大对我市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力度。

五是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加强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辅导、申报和政策咨询等服务保障,有效利用上市融资绿色通道加快推动企业上市。争取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鼓励创业投资机构通过股权回购、股权转让、并购重组以及上市等多渠道退出。

六是优化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环境。建立推广一站式便利化服务机制,推动5个工作日内完成基金登记前期研判。支持举办行业培训、项目路演等多元化对接服务活动,鼓励行业协会积极搭建交流服务平台,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大力吸引创业投资行业专业人才,协同落实安家落户、就医就学等各项政策。

陈建江介绍,《支持措施》在起草过程中,以有效解决我市创投行业“募、投、管、退”各环节的堵点难点为出发点,提出了确保务实管用、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政策措施,重点有四方面的关键性举措。

在募资端,《支持措施》提出优化创投类政府投资基金出资比例,将市、区两级财政合计出资比例上限由原来的不超过50%提高至80%,可以说,这一政策在同领域内具有很强的突破性。另外,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投资创投基金,加快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业务,解决创投行业“募资难”的问题。

在投资端,提出给予创投机构投资奖励,引导创投机构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体现“种子基金”作用,为各类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雪中送炭”,提供发展支持。同时,积极开展创业投资和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定期为广大创投机构推荐优质项目,解决投资“项目少”的问题。

在管理端,提出合理调整我市主要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指标要求,不过度关注返投倍数和基金收益,就是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创新策源和培育优秀基金管理机构的功能性作用。同时,探索建立国资创业投资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和差异化监管机制,打消投资决策者对事后问责风险的顾虑。

在退出端,重点是拓宽渠道,除了加快推动企业上市外,重点支持创业投资机构通过股权回购、份额转让、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多渠道退出,努力构建多元畅通的退出渠道,有效打通并形成资本“退出—回收—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