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动态 >正文

杭州富阳:创新“三协同”模式 打造长三角政府采购“云评审”标杆

2025-07-29

 

【编者按】:杭州市富阳区以创新“三协同”模式推动政府采购“云评审”改革,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跨省远程异地评审的高效协同与规范运作,为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本文从实践出发,系统展现了富阳在专家资源、平台技术、档案管理三方面的协同创新举措,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与推广价值。


杭州富阳:创新“三协同”模式  打造长三角政府采购“云评审”标杆

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富阳分中心  金以琳

 

在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进程中,杭州市富阳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政府采购“云评审”为抓手,全力推动区域政府采购规则统一、系统互联、资源共享,为构建长三角政府采购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贡献了宝贵的“富阳经验”。

今年以来,富阳区积极响应省市战略部署,成功实施政府采购远程异地“云评审”项目9个,项目金额超2.9亿元,节约资金超560万元,其中市域合作4个、省内协作2个、跨省联动3个,实现了项目评审从跨区、跨市到跨省的三级跨越今年6月,富阳区作为杭州市优秀区县代表,在全市“云评审”特色品牌建设推进会上作专题经验介绍,获得市级高度认可。

聚焦跨省远程异地云评审难点,富阳区创新推出“三协同”工作模式,为破解区域协作壁垒提供了有效路径:

一是专家资源协同:破壁搭桥,精准激活跨省“智囊团”。针对长三角区域内省际政府采购专家库系统尚未实现直连互通这一关键瓶颈,富阳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主动担当作为。一方面,紧密协同合作方的财政部门,迅速建立起一套高效、可靠的跨区域对接响应机制明确了双方在信息沟通、流程衔接、异常处理等方面的协同规则,为后续工作铺平道路。在具体操作上,创造性实施了“双库并行、独立抽取、精准组建”的专家选取模式在项目开标前严格限定且最为关键的12小时窗口期内,依托浙江省和合作省份各自的法定专家库系统,由两地相关部门在本地独立完成专家的随机抽取工作。整个过程坚持“流程隔离、信息保密、实时同步”原则,专家抽取过程在双方共同监督下进行,所有抽取名单在开标时间节点之前均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仅在开标倒计时结束的精确时刻,通过预先设定的加密通信渠道,即时、精准交互双方抽取的专家信息,真正实现了“名单零提前知晓、过程全封闭运行”,成功组建了权威、合规的跨省联合评审小组。这一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专家库“物理隔离”的难题,更盘活了长三角丰富的专家资源池,显著提升了重大项目评审的专业性、公平性和公信力,为区域协同评审树立了新标杆。

二是平台技术协同:同屏共治,无缝打造远程“云考场”。为解决跨省评审专家因对异地评审系统熟悉度差异带来的操作障碍和效率损失,富阳区与合作方交易机构紧密携手,坚持“服务靠前、技术赋能”的理念。在项目评审启动前,精心策划并前置举办“跨省评标操作流程深度对接会”。会议聚焦评审环节中的高频操作场景(如项目文件精准查阅定位、复杂评分表的高效填写、电子签章规范运用等)及易出错的关键节点,由双方技术骨干进行“手把手”式的、沉浸化、情景化模拟演示与详尽解读,确保每一位外省专家对异地系统的操作逻辑和标准流程了然于心。在正式评审环节,率先创新应用“政采云视频会议系统”与“浙政钉即时屏幕共享”的融合技术方案。由富阳主场配备的技术支持专员,通过浙政钉实时共享其操作系统屏幕,为身处异地的专家提供“所见即所得”的第一视角操作界面直播。这种“虚拟同座”式的伴随指导,让外省专家能够清晰、直观地跟随演示,同步进行相应操作。同时,高清稳定的政采云视频会议保障了语音指令的即时、准确传达。该组合技术实现了“评审界面实时共享、操作步骤同步指导、疑难问题即时应答”的高效闭环,彻底打破了空间壁垒和操作隔阂,将远程异地评审的操作体验提升至“近本地化”水平,有力确保了整个评审流程的高度流畅、协同一致、过程规范、数据准确,极大地提升了远程评审的整体质效。

三是档案资料协同:多元并轨,精诚铸就跨域“合规链”。面对因合作方所使用的评审平台不同以及缺乏电子手写签名设备导致的跨省项目档案在签名合法性和全程可溯性方面的严峻挑战,富阳区交易中心坚持“合规是底线、完整是要求、创新是手段” 的原则,灵活审慎地推进解决方案。为满足法律法规对评标报告、评分汇总表、专家个人签字确认页等关键档案材料中必须具有法定效力签字的核心要求,果断决策采用“线下书面签署、物理流转确认”的务实路径。评审结束后,所有需签字的法定表单材料由合作方迅速整理齐全,通过安全、快捷、可追踪的专业邮寄渠道,定向流转至富阳区指定负责人处。同时,为完整固化评审过程并符合档案长期保存要求,对评审全周期产生的多路音视频监控记录进行了高分辨率、多角度的完整备份,并刻录成具备物理防篡改属性的加密光盘档案。最终,将合作方邮寄返回的亲笔签署原件与生成的全程监控电子档案(光盘)进行物理整合封装与电子目录关联,构建起一套“双载体(纸质+电子)、双保险”的完整项目档案体系。这种“线下签+云端刻录+物理邮存”的集成归档策略,从本质上解决了因平台技术标准差异及设备缺失造成的档案要素不全、签名方式不合规、过程记录不可溯等风险,确保了跨省项目档案的法律要件完备性、原始凭证真实性、过程记录完整性以及全周期可追溯性,为跨区域协作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和后续监管审计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府采购“云评审”项目的成功实践深刻诠释了“小项目承载大战略、小切口推动大作为、小引擎驱动大改革”的内涵。它不仅是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样本,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资源配置上,打破地域藩篱的专家共享机制,实现了优质智力资源的精准匹配与高效利用,大幅提升评审质量;成本控制上,显著减少了评委及工作人员的跨区域流动,节约了可观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有力促进了“绿色采购”、“低碳交易”;风险防控上,全程电子化操作、异地评审模式有效隔离了人情干扰,辅以严格的保密措施和档案管理,构筑了更加坚固的廉政防火墙,保障了交易过程的公平、公正、廉洁、高效。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招标采购管理》杂志通讯员  浙江省招标投标协会  庞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