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湖北省黄石市财政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市完成187笔“政采贷”业务,贷款金额达13.45亿元,有力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据介绍,黄石市自2019年8月成功办理湖北省首笔“政采贷”业务以来,目前全市已有15家银行开通“政采贷”业务,累计完成870笔“政采贷”业务,贷款金额达37亿元。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黄石市财政局建立多方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扩大规模、防范风险,依法依规拓宽“政采贷”实施范围和覆盖面,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推动市、区县一体化开展线上“政采贷”业务。通过在黄石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公告“政采贷”政策、在招标文件中嵌入“政采贷”告知条款等方式,大力提升供应商参与“政采贷”的积极性,并通过召开预算单位、代理机构、金融机构业务培训会进行广泛宣传引导,提高政策知晓度。
黄石市财政局充分发挥银企对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人民银行深入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和企业经营现状,及时研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商讨解决办法,对金融机构和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和指导服务,发动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政采贷”业务,在融资审查、利率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和便利,为客户提供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协议还款、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等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推动更多供应商在平台注册并开展业务。针对资金监控问题,实施系统锁定回款账户管理,有效控制贷款风险;针对工程类“政采贷”因异常天气、竣工验收、审计等情况造成的贷款延期问题,将贷款合同期限设置为“建设周期+3至6个月”,减少企业还贷压力。首次贷款办理时间压缩至3天以内,实现“利率优惠20%、1天放款、零抵押、零跑路”的“2100”服务标准。
为加强风险防范监管,黄石市财政部门依托省级平台不断升级完善“政采贷”线上融资平台功能,实现全省门户单点登录,直接获取黄石市政府采购信息。完成与“鄂汇办APP”对接,实现移动端平台的智慧手机应用,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全省通办,完成政府采购的供应商信息、合同信息、中标(成交)信息等融资所需数据快速交互,实现“信息互通、账户锁定、封闭运行”的全流程线上融资。同时,规范“政采贷”当事各方权利和责任义务,黄石市财政局将各金融机构“政采贷”业务情况纳入市级资金存放考核范围。加强对“政采贷”项目的跟踪和监督,加大对预算单位执行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限和备案公告的监督力度,严格锁定应收贷款账户,督促预算单位及时支付合同资金,确保“政采贷”业务普惠直达,将更多金融“活水”精准引入中小微企业。
(万畅)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