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投资促进办法》(下称《办法》)出台,将为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投资佛山保驾护航,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佛山营商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办法》将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共四十条,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吸引投资、便利投资、保护投资等内容,着力于多维供给便利投资的政务服务和创新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措施,是佛山投资促进工作的务实创新。
佛山市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全国范围内较早、较为系统全面关于投资促进的地方性政府规章。
全面优化政务服务 最大力度促进投资
投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此次佛山出台《办法》,旨在吸引和促进投资,优化投资服务,平等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是《办法》的重要目标。例如,《办法》第三条明确了市、区政府及各部门在投资促进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这种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能确保佛山各项投资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投资环境的持续优化。
当前,佛山正在加快制造业“三箭齐发”。《办法》第四条就强调了产业布局,支持投资参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导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集,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意味着,佛山将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同时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差异化发展。
优化投资服务,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也是《办法》的主要出发点之一。《办法》从项目审批、土地出让、环评服务、融资支持、信用体系、人才服务、税务服务、外商投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投资服务的措施,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化服务。
保障投资权益,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是广大企业家关注的重点。《办法》从政策稳定性、协议履行、收费规范、自主经营、人身财产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商誉维护、纠纷解决等方面,提出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具体措施,让投资者安心投资、放心发展。
为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办法》还从多个方面提出创新体制机制的措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提升政府投资基金使用效能,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相关产业、领域发展及创新创业。
总结有效经验 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佛山吸引投资的能力正不断提升。上半年,佛山共签约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91个,签约投资总额1991.18亿元,同比增长5.24%。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佛山吸引投资的法宝。近年来,佛山发布《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全面落实《佛山市市场主体服务条例》,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形成了一套创新性强、广受好评的“佛山经验”。
如何把这些“佛山经验”以政府规章的形式确立、发扬光大下来?这是关乎“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大事。《办法》正是因此应运而生。此外,今年初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到了深化招商引资机制改革。此次《办法》的诞生也是佛山深化招商引资机制改革的具体实践。
“《办法》是佛山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自信,也彰显了佛山吸引投资、保护投资的决心和力度。”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滕宏庆表示,《办法》是过去佛山推动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升华,为佛山进一步做好招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涂缦缦认为,《办法》对佛山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形成统一的制度框架,确保其长期有效,将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在佛山长期投资、扩大投资的信心和安全感。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