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动态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推行推演复盘工作机制

2025-09-05

 

推演复盘工作机制是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对于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质效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复盘、纠错、推演”思路方法,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工作由“1.0”到“2.0”的晋位升级。   

一是盯着问题“复盘”。在巩固2024年开展的为期8个月全区公共资源交易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过电影”,深析工作得失,复盘工作过程,组织各盟市各部门自查项目4.9万个,抽查项目2.1万个。针对违规插手招标投标、围串标、围猎评审专家等突出问题,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调查研究等途径,全面起底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交易平台、行业监督部门等6类主体存在问题,并根据问题性质和情节轻重等情况,形成问题清单和问题线索清单,逐项分析问题根源,确保复盘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

二是抓住重点“纠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招投标违法违规多发问题梳理形成项目招标人主体责任清单和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专家负面行为清单,同时开设问题线索征集专栏,对排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参与招投标活动行为“应曝尽曝”。针对交易管理碎片化问题,出台《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从体制机制、组织管理、交易目录、交易运行、交易监管等五个方面明确具体要求,详细规定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其工作人员、项目发起方、项目响应方、评标评审专家、中介服务机构、交易平台运维机构不得出现的47种行为,全生命周期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制度体系。针对监督配合条块分割问题,制定《公共资源交易协同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协同监管工作机制,明确行业监督部门依法在职责范围内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通过制发提醒函、公示评标专家不良行为、启用《交易数据使用成果反馈告知书》等方式,将异常数据推送至评标评审现场和行业监督部门,及时获取交易主体负面行为处置结果,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协同处理,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

三是完善流程“推演”。用心把推演复盘机制和六项管理中的流程管理结合起来。优化系统平台,建成全区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平台,系统上线以来,一次性为盟市节约信息化建设经费近1000万元,每年节约运维费近500万元,推动全区电子保函费率下降至3‰,帮助投标人释放资金压力41.97亿元。健全场所标准,制定各类规范,对业务受理大厅、不见面开标大厅、见证室、行业监督室、专家等候区进行升级改造,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容缺受理,对满足招标条件但部分非关键性手续尚在办理中的项目,在招标人作出书面承诺后先行受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推广远程随机,全面推行“专家+副场+工位”三随机,实现线上开标、专家线上抽取、远程工位法评标,推行“100%随机副场、100%随机机位、100%随机专家”的“三随机抽取”和“1+N”多点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将副场、专家及工位抽取方式由隔日提前改为开标当日随机,大幅缩短了专家抽取、开标及场地配置的‘窗口期’,确保开标、评标过程安全可控,流程高效衔接,形成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