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加强评标专家管理,市公管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评标评审专家管理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构建专家全链条动态管理机制。
严把专家入库门槛。建立专家入库协同审查机制,联合人社、财政、住建、交通等部门协同联审、集中会审,多方面“过筛子”。加强行刑衔接、府院联动等,全面复核比对拟入库专家不良信息,杜绝专家“带病”入库。对于专家入库证明材料不全、关键信息不清等情形,一律退回,限期补充完善;对于涉嫌弄虚作假的,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严防违规入库。今年已完成2775名申请入库专家初审工作。
严防专家评标不公。制定合肥市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货物服务项目评标办法实施导则,将评标办法中的主观分值减少至5分,限制专家自由裁量权。全国首创评委打分监测系统,今年已在2224个项目中应用,避免异常打分影响评审结果。上线评标专家综合评价系统,全面分析专家履职情况,清退应回避未回避的专家。推广远程异地评标,今年共369个项目随机抽取专家、匹配工位,打破专家“圈子化”“熟面孔”,最大程度保证评标结果公平公正。
严打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智能语音分析系统全面监测评标现场,今年以来,蜂鸣提醒并纠正专家“敏感词”6307次。公开征集专家违法违规问题线索,按照不低于同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数的10%比例抽取项目249个,全面排查专家评标评审情况,严肃处理15名专家。深化与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联动协作,加强数据信息共享,落实联合惩戒,43名公安等部门反馈的“问题”专家被清退出库。
来源: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公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