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动态 >正文

广西: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打造“隔夜评标舱位”不断提升交易服务水平

2025-09-05

 

传统的隔夜评标场所需要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服务机构建设专门的专家评委休息室,同时配备完善的音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一直以来,因受交易场所面积小、场地分散等限制,自治区本级交易服务机构无法在自有场地给专家提供休息场所,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隐患,也大大增加了招标人及其委托的代理机构的项目实施成本。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场所全面启用以来,立足公共服务职能定位,进一步拓展场所功能,持续提升交易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经营主体满意度,奋力创建全国一流交易服务机构。

一、主要做法

完善硬件设施保障,创新打造广西首个“隔夜评标舱位”,增强服务保障能力。交易中心持续推进功能建设,为满足公共资源交易大型、复杂评标等进场交易项目的隔夜评标需求,多措并举,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隔夜评标标准化管理,提升隔夜评标现场服务水平,切实保障评标专家休息和身体健康权益,为隔夜评标创造良好条件,保障评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进行,助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3年以来,交易中心强化创新理念,将“评标工位”和“隔夜评标休息室”合二为一,打造“隔夜评标舱位”。这既是新场所整合改造的一大亮点,也是增强服务保障能力的鲜明特色。相较于传统“宾馆式”隔夜评标独立休息室,“隔夜评标舱位”优势十分明显,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设计,提高场所功能性和效率。在注重全程信息技术支持、评标现场管理、见证服务等保障服务的同时,开创新模式,与星级宾馆合作,提供物料配送服务,根据需要,定时配送配置床上用品和洗漱用品,确保隔夜评标工作的顺利完成,得到了专家评委及交易主体各方一致好评。

二、主要成效

交易中心创新建设“隔夜评标舱位”式的隔夜评标场所,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级交易服务机构隔夜评标场所供给不足、监督管理难等问题,对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能力和水平,营造阳光透明、规范高效的交易环境,促进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交易中心隔夜评标场所正式启用以来,至今最长评标时长的项目历时五天四夜顺利完成评标工作。隔夜评标场所为技术复杂、投标单位家数多的招标项目实施跨天连续评标提供了封闭保密环境和全过程服务保障。随着“隔夜评标舱位”的投入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场地使用和评标效率,降低了评审专家串通评标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场地改造成本以及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在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大力提升交易服务水平方面又迈出关键一步。

2024年5月“隔夜评标舱位”启用以来,交易中心共服务隔夜评标项目42个,提供隔夜评标床位370人次。以一个项目13个床位计算,按照以往租用酒店住宿费用计算,每个项目可以为经营主体减负5000多元,按照一年60个隔夜评标项目计算,仅住宿费一项就可为经营主体减负30万元。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营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