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酒泉市始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将61个重大工程项目作为“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的“主引擎”,加强全流程管理、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重大项目全面护航“十四五”规划纲要落实落地。
基础设施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积极构建东联西进、南向北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体系,酒额铁路、柳红铁路项目建成通车,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895.8公里;G3011敦当高速、G312七瓜路、G215马桥路、G311大红山至霍勒扎德盖段、S240方山口至七里镇段、S06等公路建成通车,“十四五”期间,新增高等级公路36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3317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到99.6%;酒泉南客运枢纽、G30经开区立交出入口、G30肃州服务区建成投运,路网通达能力不断提升。酒泉市水库清淤、玉门市疏勒河综合引水、肃州区洪水河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水利工程投运或即将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三横三纵”市级水网骨干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形成。
生态建设筑牢安全发展“强屏障”。聚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顺利推进。酒泉市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酒泉市防沙治沙、酒泉市黑河中游防沙治沙、酒泉市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等生态环境项目建成并发挥效应,天然植被保持稳定,野生动物逐年增多,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酒泉大地生态底色更加亮丽。
产业项目挺起经济发展“硬脊梁”。全市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矿产品精深加工、核及核关联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酒湖配套400万千瓦风电、玉门市年产50万吨工业防腐剂中间体及制剂、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常乐电厂2×1000MW扩建(5、6号机组)、玉门油田160MWp光伏发电制氢、寰泰储能瓜州年产300MW全钒液流储能装备生产基地、甘肃酒泉核产业园(金塔核产业小镇)等产业项目相继建成,助推工业结构从“一油独大”向“多元支撑”加速转型,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
民生工程提升百姓生活“新品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酒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建成投运,酒泉乃至河西地区医疗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酒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区、酒泉市市直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敦煌艺术旅游中专学校扩建(特殊教育中心综合楼)等一批教育项目顺利完工,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义务教育学校14所,增加学前教育公办学位11130个、义务教育学位12640个,教育基础设施水平迈上新台阶。
来源:酒泉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