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动态 >正文

山东聊城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

2025-09-19

 

本报讯 今年以来,山东省聊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持续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效率、抓实服务保障,着力为各类交易主体及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标准化服务。

据了解,交易中心坚持交易项目“应进必进”,积极推动《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外的国企、学校招标采购等公益性交易项目“能进则进”。专门制定《自主选择进场交易项目工作规程》规范交易行为,在2024年实现前期物业项目进场交易,有效提升前期物业服务水平的基础上,2025年增加地热探矿权交易,全市首批13宗地热探矿权在交易中心官网成功摘牌。

为提升交易服务精准度,交易中心持续升级电子交易系统,增强平台功能与稳定性,现已实现项目注册、“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档案归集等全流程电子化智能化运行,应用“聊城掌上交易”小程序,实现招标投标从电脑端迁移到移动端,持续提升交易活动便利度。探索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内投标联系人、联系方式等自动对比,技术标雷同性自动分析预警,实现采购类项目评标报告一键生成,提升评标质效。成功对接工程造价服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数据自动传输,支持投标人、评标专家等对造价数据分析应用,充分挖掘交易数据有效价值。

为提升惠企服务温度,交易中心在减费降负上持续发力,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是深化CA数字证书应用。聊城率先实现全省CA数字证书互认,并积极推广无介质“移动CA”,有力提升交易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便捷度。坚持首个CA数字证书免费办理,通过公开招标,成本价格全省最低,截至目前,累计免费发放CA数字证书3.87万个,共为企业减免费用1163.58万元。交易中心还积极推动全国“移动CA”互认及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投”省级试点工作。二是强化电子保函平台服务功能。自主开发电子保函服务平台,择优选取担保机构,电子保函降费明显,平均费率由3.44‰降至1.3‰,降幅达62%。积极引导和鼓励招标人接受电子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等,今年以来,电子保函服务平台实现开函笔数、担保金额同比双增长,增幅分别达到73.78%、68.41%。截至目前,累计开出电子保函3400笔,涉及担保金额达8.05亿元,显著减轻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占用压力和融资成本。

交易中心创新评标机制,持续扩大远程异地评标“朋友圈”,积极服务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现沿黄省份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全覆盖。与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对接,可以与26省432个市县平台开展跨省市远程异地评标,促进专家资源和场地资源共享。交易中心于2024年推出“多点分散+协同监管”评标模式,实现了评标专家的同标不同室、同室间隔坐、多地协同监管,有效减少了评标过程的主观因素干扰。今年进一步拓展招标项目评标形式,实现招标代理机构等不进评标室在线服务+多点分散评标的双融合,招标代理机构、公证人员等与评标专家实现“物理隔离”,全程线上参与,评标专家分散至市中心、县中心不同评标室独立评标,进一步保障了交易活动的公平与公正。

除常规进场交易外,交易中心拓展采购服务维度,深耕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业务。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聊城站)自2021年7月正式运营以来,一直坚持供应商零成本入驻,依托“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提供超市采购、批量采购、定点采购三种模式,并引入直购、竞价、电子反拍、优惠率等交易机制,提升采购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累计完成订单22万个,预算金额25.37亿元,成交金额23.69亿元,节约财政支出1.68亿元。

据悉,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聊城站)设立农副产品馆,积极推介地方优质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成功承办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举办的“齐鲁云采直播间——走进农业县”试点活动,积极推广农产品。今年上半年,上架农副产品由直播前的51款上升至93款,增幅达82.35%,累计成交量9833件,销售额达84万元,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数字化新动能。(苏生棒)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