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GDP增速达5.6%。仔细剖析数据便能发现,支撑增长曲线上扬的有产业的发力,工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三大优势行业对增长贡献超八成;也有服务消费的驱动,连续不断的赛事、演唱会带动文商旅体融合;还有投资结构的优化,重点产业投资增速近四成。
2025年以来,本市打好创新、改革、政策“组合拳”,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首都经济展现出持续回升向好、保持稳中有进良好态势。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全市智能算力总规模达4.2万P
从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在北京诞生,到吸引数十万人参与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再到各地机器人齐聚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2025年,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行业大咖,都或多或少将目光投向人形机器人。
“这个赛道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的典型代表,北京抓住了这个机会,今年机器人领域发展迅猛。”市发展改革委综合处处长王育玲说。
机器人不断升温,北京也在悄悄布局: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运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和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鸿道”发布。种种突破为北京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产业一向有澎湃活力,2025年其他领域也收获不少:北京量子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成立,乙醇梭菌蛋白等3个产品入选全国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完成国内首次火箭复用全流程闭环验证……
如果说未来产业在积蓄新动能,那么传统优势产业则稳稳支撑着增长曲线。以高端制造产业为例,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9%、9.9%。数字背后,享界S9T、理想i6、极狐T1等多款新能源车型发布,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视线回到人工智能,本市正在加速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从布局来看,北京是‘一头一尾’加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王育玲说。
“头”的部分是抓基础攻关,形成全栈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北京方案”,全市智能算力总规模达4.2万P,开源全球最大的高质量中英文互联网语料库;“尾”的部分是抓应用落地,实施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获批“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制造”国家中试基地。
消费环境持续改善
全市统一旅游预约平台年内上线
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左右时,服务消费将占据居民消费支出的主导地位,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北京恰恰是这种情况。前三季度,北京服务消费增长4.8%,有力支撑市场总消费。
“北京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大约有六成。”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李金亚说,演唱会、体育赛事、音乐节、大型展览等文旅服务供给持续上新,中网和WTT中国大满贯有效拉动周边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领域消费,赛事期间石景山区联动区内商圈推出凭票根享消费优惠,文商旅体消费总额近3.2亿元。
2025年以来,本市以消费环境优化提升为突破口,持续改善消费体验,香山革命纪念馆、首都博物馆等304家文旅场所优化配套餐饮服务,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暑假期间常态化延时服务、错时开放;大型活动管理措施优化,对演出、赛事等大型活动取消了消防审批或备案。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大型活动场次及接待观众人数同比分别增长24.8%和13.1%;入境游客也享受更多便利,本市首创银行网点为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提供“即买即退”服务新模式,助力前三季度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花费同比分别增长42.9%、48.3%。
与此同时,一批文旅新地标正在崛起,“两园一河”首钢北区潮玩悦享水岸、火车餐厅等示范段项目集中亮相,奥林匹克中心区内所有社会道路全面开通,运河时尚大赏全新升级,与环球影城相邻的国际商业娱乐综合体“湾里”竣工验收。
四季度,本市将实施消费潜能激活行动,出台奥林匹克中心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奥林匹克塔更新改造,打造“两园一河”冰雪系列特色活动,加快规划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区,实现坝河至大运河游船通航,推动湾里、中关村ARTPARK大融城东区等特色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关注的全市统一旅游预约平台年内也将上线,将全链条整合交通、住宿、餐饮、景点、体验式场景等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民生保障不断提升
6号线南延17号线中段年内通车
2025年夏,海河“25·7”区域性大洪水导致本市多地受损。气候逐渐转冷,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如何?如何保障受灾百姓温暖过冬?
“目前2199宅局部隐患房屋完成修缮。”王育玲说,相关部门还制定实施提升防汛避险救灾能力的若干措施,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方案,已完成联审两批132个“一年基本恢复项目”。进入四季度,北京还将完成集中供热管网、受损燃气管线设施修复,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枝叶关情。前三季度,本市新建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5家、家庭养老床位7641张,首次在养老机构开设“内嵌式”病房;新增中小学学位2.4万个,259所学校试点建设智慧食堂,实现全市17家妇幼保健院儿科服务、儿童心理卫生门诊全覆盖。
四季度本市还将推动品质生活再升级,建成50家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新增2000个托位,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实现地铁6号线南延、17号线中段开通运营,完成公园绿地200公顷、无界公园20个、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30处建设任务。
四季度是决胜全年的关键。“本市将编制好‘十五五’规划纲要,锚定目标、奋力进取,以更实举措促消费稳投资,以更大力度推改革扩开放,以更宽视野谋创新育产业,以更深情怀增福祉兜底线,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完成和‘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王育玲说。(曹政)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