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投标动态 >正文

许昌:“六随机+双盲”多点分散式评标 构筑阳光交易“铁三角”

2025-10-30

 

一、背景介绍

公共资源交易是要素配置的关键环节,事关经济发展活力和社会公平正义。为优化营商环境,杜绝招投标领域可能存在的“熟人操作、场地固化、专家围猎”等潜在风险,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招投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创新推出了“六随机+双盲”多点分散式评标模式,即实现项目受理、评标主场、评标副场、评标席位、评标专家、见证人员的随机抽取,同时全面推行“专家随机盲抽”和“技术标匿名盲评”的双盲评审机制。此举从“机制、空间、流程”三维度切入,着力构筑阳光交易“铁三角”,为打造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阳光交易平台提供了“许昌方案”。

二、主要做法

(一)机制防“指定”,关键人员随机派遣。针对可能存在的“人情”“熟人见证”风险,建立关键岗位人员随机派遣机制。项目受理人员由系统从备选库的“大名单”中自动随机抽取后,与招标人线上对接项目需求。见证人员经随机抽取后,对交易过程进行见证。此举实现了项目与经办人动态随机匹配,从源头上切断“找熟人、打招呼”的潜在干扰链,筑牢了廉洁操作的第一道防线。

(二)空间隔“串通”,场地席位自动配置。为破解“固定场地”可能衍生的内外串通风险,实行评标场地随机分配制度。通过“莲·云选”智能调度平台,评标主场、副场均在资源池中随机调配,确保项目与评标地点无固定关联。专家到达后,其座位由系统随机分配在不同评标室,确保专家之间“同标不同室、同室不同标”。通过物理空间的不确定性,构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隔离墙”,最大程度上守护专家独立评标的空间。

(三)流程杜“预设”,“双盲”捍卫评审公正。推行“专家随机盲抽”和“技术标匿名盲评”的双盲评审机制,评标专家在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系统隐去企业名称、人员姓名等信息,专家通过随机抽取的虚拟代码对项目进行“盲评”,可以避免利益相关方提前做工作、打招呼。这一安排使评审实现双向隐匿,捍卫了评审的公平公正。

三、工作成效

一是实现关键环节零人为干预。通过系统固化规则、自动运行,将以往可能存在弹性操作空间的关键环节彻底交由程序决定,实现了由“人治”向“技防”的根本转变,最大限度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

二是提升交易过程公信力。“六随机+双盲”机制使招投标活动更加阳光透明,显著增强了各类市场主体对交易平台的信任感。投标企业普遍反映,流程的透明性与不可预见性使得投机取巧失去土壤,竞争环境更加公平。

三是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六随机+双盲”机制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隔离带”和“防火墙”,使潜在违规行为难以预判、难以实施,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有效减轻了招投标各方主体的廉政风险,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生态建设植入“廉洁引擎”。(王辰玺)


来源: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