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袁瑞娟 通讯员龚婷婷报道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财政局以“规范、高效、公平”为目标,坚持“源头预防、过程可控、处理高效”原则,持续强化政府采购监管,采取多种有力举措,有效降低了政府采购的整体投诉率,投诉处理工作质效大大提升。
南宁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采购投诉处理,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的重要机制。南宁市财政局高度重视投诉处理工作,并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有力举措,持续探索完善处理工作机制,目前成效明显。
源头规范是避免政府采购争议的治本之策,南宁市财政局从源头“双管齐下”,一方面,统一全市的电子化采购文件模板,为采购人提供“标准答案”;另一方面,梳理发布采购人经常出现的143个问题清单,明确划出采购人不能触碰的“红线”,从源头上减少因文件歧义、歧视性条款引发的矛盾。同时,压实采购人的主体责任,强化采购人需求调查和论证,对因自身工作疏漏引发投诉的,坚决进行约谈、通报。此外,通过组织对采购人、代理机构和供应商的常态化培训,提升采购各方的依法履职和合规参与能力。
为凝聚市场自律力量,自2024年10月“南宁市政府采购联合会”成立以来,广泛吸纳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和评审专家等各方主体成为会员。探索通过联合会制定并推行行业自律公约、职业道德准则和诚信评价体系,引导会员单位自觉规范采购行为、恪守公平竞争原则。联合会不仅为各方沟通互信搭建了新平台,而且形成了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辅相成、协同发力的新格局,为从更深层次规范市场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宁市积极倡导供应商在提起正式投诉前,要与采购人、代理机构进行充分沟通。财政监管部门在此过程中适时提供政策指引,促进双方协商化解分歧。同时,严格督促采购人和代理机构依法、及时、妥善答复供应商质疑,力争将合理诉求解决在质疑阶段,避免矛盾升级。
南宁市财政局将数字监管嵌入采购全流程。依托广西政府采购云平台对项目实行电子化跟踪,系统自动预警同一个IP地址或电脑投标、特定供应商频繁中标等异常情形,及时向监管部门提示风险,变“人找问题”为“问题找人”,实现了监管关口前移和精准发力。
对于进入程序的投诉,南宁市财政局坚持依法依规与高效处理并重。通过购买专业法律服务,与法制审查部门紧密配合,优化审理流程,确保所有案件均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对于查实的提供虚假材料、恶意串通等违法行为,财政监管部门敢于亮剑、坚决处罚,并及时公开结果,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
面对复杂的监管形势,南宁市财政局主动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与联合执法机制,致力于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
“随着法治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显著增强,这对政府采购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推动财政监管部门不断迈向更规范、更透明、更高效的治理新阶段。”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南宁市财政局将会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监管水平,着力营造更加公平、开放、有序的政府采购环境。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