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加速数字化发展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专场,邀请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自治区工信厅、自治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内蒙古“十四五”时期数字化发展方面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区网络强国建设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均进展良好。网络强国建设基础底座更加牢固,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素养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区网民规模达到1912.8万人,比2020年增加14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1%,比2020年提高10.3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牧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支撑能级不断提升。截至2025年9月底,全区已建成5G基站9.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9.2个,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8个。全区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30.8%,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70.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2020年分别提升25.2%和53.3%。
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赋能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和新进展。全区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215处,占在产煤矿数量的72%,智能化煤矿产能10.9亿吨,占全国智能化煤矿产能约40%,智能化煤矿产能全国第一。组织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创建2个国家级和9个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深入实施智慧农牧业建设工程,推动建设智慧农场和智慧牧场466个。加快补齐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短板,行政村光纤通达率和移动网络通达率均达到99.9%。
信息为民惠民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医疗方面,推进自治区、盟市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部署完成电子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和全员人口库,完成自治区和盟市平台数据对接。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累计建成互联网医院218家,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85.4%。智慧教育方面 , 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建设,中小学校注册率达100%。加快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迭代和结构优化,实现全区所有中小学(含教学点)100%接入100M以上的互联网,中小学校园网建网率达96%,多媒体教室学校覆盖率达98.2%。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不断加大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构建责任落实体系,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监督问责机制更加完善。自治区网络安全统筹协调机制不断深化,部门间业务协同高效运转,常态化召开机制会议,持续完善多重防护体系,推动防护能力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控”转变。从推动产业发展、培养实战人才、增强安全意识三个维度发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支撑体系,夯实网络安全工作支撑体系,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网络安全保障。
“十四五”时期,我区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以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推进”转变,从“技术应用”向“模式创新”升级。五年来,全区数据中心算力规模突破21.8万P,网络时延降低至20毫秒以内。累计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41个,覆盖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主要行业。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6个,接入企业级节点2004户,标识存量1.6亿枚,解析量7928万次,在产品质量追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多场景应用。
我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盟市为单位开展8条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试点。五年来,上云企业突破2万家,累计建成先进级智能工厂50个、卓越级智能工厂8个,数字化标杆企业34个。积极培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达到71家,营业收入达到35亿元,是2020年的7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占比突破50%。培育首版次软件产品62个,呼和浩特、包头软件产业园集聚了全区80%以上的软件企业,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我区不断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十四五”期间累计处置预警信息超千份,重大活动期间实现工控安全“零事故”,工业领域网络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立工业领域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完成66家企业数据分类分级贯标工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安全应急演练。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紧紧围绕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部署,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数据产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等重点任务,算力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算力规模由不足2万P提升至21.8万P,智能算力超过20万P、全国领先。数据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已汇聚800余家数商,交易额突破8000万元。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稳步推进,在能源、医疗、农业、交通等12个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形成了一批典型应用。建成智能化煤矿215处,部署露天矿无人驾驶车辆369台;建成120个肉牛肉羊智慧牧场,建成玉米大豆单产提升智慧园区40个;55个旗县利用AI图像识别实现害虫智能监测;依托无人机巡检精准识别违规放牧总里程5.5万公里。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绿电优势全国领先。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启动了7个总投资超300亿元的算电协同项目,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电占比达到80%,位居全国前列。调度机制高效灵活,建成自治区算力监测调度平台并实现与国家平台对接,共同构筑跨区域全国算力一体化协同体系,平台累计交易结算额近亿元。
发布会还介绍了“十五五”期间,我区在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方面,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打造“内蒙古绿色算力”品牌。加快建设和林格尔绿色算力先行区,完善跨区域调度体系,构建贯通京津冀、链接长三角、辐射粤港澳的算力走廊,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二是做大做优数据产业。健全数据流通交易制度,强化数据资源供给,深化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加快推动数据标注、数据加工等产业发展,争创国家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国家数据标注基地。三是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聚焦农牧业、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旅等领域挖掘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开展行业垂直模型研发,推动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四是培育良好产业生态。加快人才引育,拓宽数字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育路径,引进算法、数据分析等紧缺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链条。强化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前瞻布局和联合攻关,加速成果转化落地。开展人工智能咨询诊断与升级改造工作,搭建算力与数据资源供给、模型与应用开发、场景验证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