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投标动态 >正文

永嘉:投标信息加密 现场屏蔽通讯

2008-09-02

 
    从9月1日起,永嘉县对俗称“水很深”的建设项目招投标市场全面推行“资格后审”办法,实行取消报名环节、不再限制投标人的数量、对投标人的信息实行严格保密等一系列“加密”措施,此举旨在破解建设工程领域招标过程中恶性低价竞争和买标、卖标、挂靠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难题。

   永嘉县招投标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尤陆安告诉笔者,以往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都采用资格预审,即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由于该制度存在投标人信息易泄露弊端,导致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出现借资质挂靠、买标、卖标、围标、串标等不法现象,从而导致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越级承揽等问题。为有效遏制这些不法行为,该县于今年8月出台了《永嘉县建设工程施工招标资格后审评标试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从9月1日起,所有政府性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实行资格后审制度,在招投标过程中,对投标人的信息实行严格保密:一律取消报名环节,推行网上公布招标文件、网上下载招标文件和网上集中不记名答疑,取消招标人预备会和踏勘项目现场活动。同时,不再限制投标人的数量,投标人根据网上公布的信息,满足各项资格条件的投标人自行决定参加投标。

    据介绍,取消报名只是资格后审制度规定的“加密”措施之一,另一重要措施是在开标现场实行通讯屏蔽。开标日,由评标专家库中随机选聘的5人以上单数成员组成的评标委员会,在有关政府部门人员和投标人代表等监督下,在屏蔽室内开启各投标人的商务标,在评审区间内按投标报价由低至高取前5名为有效投标人,进入下阶段评审。

   取消报名和屏蔽开标等多项“加密”措施,使得投标人信息得到高度保密,投标人在开标前无法知道到底有多少潜在投标人和联系方法,就连招标人、招标代理公司和行政监督部门也无法知道投标人的信息,从而切断了投标人之间以及投标人与相关人员之间串通信息,可以有效防止“串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报道组 叶圣义)

    来源: 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