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guest搜索 登陆 注销  

 

发表一个新主题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浅议“工程量清单报价”
作者:lvhanyang
题目:浅议“工程量清单报价”
MAIL:hanyoungbell@hotmail.com
IP地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内各行业与国际接轨步伐逐渐加快,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也不例外。既然要与国际惯例接轨,首先就必须了解国际通行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

  一、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建筑工程普遍采用的计价方式:

  几十年来,世界上发达国家大多数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地计价模式。因此已被WTO成员国和包括世行、亚行、非行在内的国际组织普遍采用。

  该模式的基础是: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化;工程量计算方法标准化:工程造价的确定市场化。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表现形式是工程量清单及单价表。工程量清单是一个工程项目表,列有工作说明、工作项目,显示工作项目的名称、估价数量及单位,并留有单价和合价由投标者填写。工程量清单的主要作用是为竞标者填写。工程量清单的主要作用是为部标者提供一个平等的报价基础,是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工程量清单所列数量是估算和暂定的,结算时由承包人以本工程量清单的计量方法计量实际完成数量,工程师计量确认。单价表是工程项目的价目表,单价表中的单价内容包括完成符合合同文件规定要求的项目所必需的施工机具、劳务、材料、设备、施工、安装、维护、工程管理、保险、利润、税金及合同明示或暗示的所有应由承包人承担的工程风险、责任和义务等费用。其计价模式根据国际惯例仅规定了粗框,不制定专门的定额,主要依据各咨询机构自己的数据库或行业协会的内部标准,灵活、实用,通用性强,但要求编制工程造价的人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以国际通行的FIDIC合同条件为例,其中对所有土木工程的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都予以了明确、详细的规定,使工程量的计量有一个统一的尺度,方便了工程量范围的划分和计量。此外,国外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都有自己完备的数据库,里面各种资料完整、齐备,方便随时使用。国外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协会也测算制定本行业的内部标准,供会员参考、使用。

  二、现行我国建筑工程的计价方式

  从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的计价方式看,主要还是按预算定额中的项目划分和定额单价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费,将各分项工程直接费汇总为基数教育处各项费用、利润、税金得出总造价,“取费”的基础是单位工程的直接费(或其中的人工费)。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唯一的投资者,这种单一的国家投资体制,决定了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都是为完成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经济组织,而不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由国家制定定额、费用标准和材料设备预算价格,施工、设计、建设单位住所图纸和定额编制概、预算,确定工程造价,并以引作为国家财政控制基建投资和监督基本建设拨款的重要依据。从理论上讲,定额是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数量标准。为了编概、预算方便,将人工、材料、机械的价格全部进入定额,使消耗量与价格两者合一。所以我国的定额既是消耗量标准,也是单位估价。传统的预算定额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加强计划管理,减少投资管理,减少投资浪费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推行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好处

  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工程造价的最终定价权交给了企业,还原于市场。工程量清单的统一提供,使企业的施工技术、材料来源、管理水平等均成为其报价竞争的基础,中标价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水平。使业主和施工双方对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做到心中有数,业主对怎样的价格才确保自己的工程按时保质完成,施工企业对怎样的价才能产生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为招投标市场增加了透明度,能更好地体现《招标投标法》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招投标方式,使企业在报价时能够比较合理的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从优化施工组织方案,降低工程成本等技术、管理手段入手,有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投标总价,使企业报价日趋合理。“由企业自主报价”不仅是将定价权交给了企业,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价。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与国际交流的不断拓展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计价方式作为国际通行惯例,必将推广和实话,它是我们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改革的方向。 


  发贴时间2006-09-05 10:18:52 

登录后对本帖子进行回复!
谁可以发表? 所有注册会员均可以发表和回复主题!
主题标题  不得超过 40 个字
输入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中数字    
帖子中最多包含 4000 个字符

      

 



程序版权所有: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本论坛主要用于方便工作交流和沟通,请勿作他用
论坛中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