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guest搜索 登陆 注销  

 

发表一个新主题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转发:一位现场监理对招投标的建议及心声
作者:ejdjy
题目:转发:一位现场监理对招投标的建议及心声
MAIL:PIAO654321@SINA.COM
IP地址:218.6.249.*


呈报好建议一份

                 ——来至一位现场监理的心声

要与国际接轨其实很筒单,也可以说某些方面已经和国际接轨了,但形式上是接轨了,而实际上是变味了,就拿工程招标投标制来说吧,无非是想达到公正、公平、公开、合理的目的,我国的招投标法中也强调要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但是目前中国数以万计的各行各业建设工程在招标投标时是否实现了公正、公平、公开···,这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至于编著教材的教授是否知道实情就不好说了,招标书厚达上百页到几百页,投标书又是几百至千页,浪费国家多少纸张和造纸资源,有多可惜呀!把这些纸张捐献给希望小学会多好,其实发改委或建设部早该发个通知,硬性规定招标书不超过5页,投标书不超过10页,已经足够了,搞那么多无用的东西干什么?评标专家只需评出符合资质、等级、行业要求同时在合理报价范围内的数家(至少三家以上)报价入围候选单位,再送候选单位到建设工程交易大厅内公正处监督下电脑抽签而抽出中标单位,这样即筒单又实用,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可以防止目前恶性竟争以低价中标居多,给工程监理造成很大难度,低价怎能保证工程质量?中国的招投标法规定是合理价中标,可是许多评标专家都忘记了这条,会留下多少隐患工程哟。

 
当前这个社会,这个时代:

谁来改变中国的落后现状?——一有位监理人员的苦恼 azeng.a@163.com                               

            提出建议的后话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因此一项制度的设立是否达到所要求的目的,如果没有达到,那麽就应该尽快改进,可悲的现实天天都在上演,发改委负责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部门应出个通知,评标专家不准直接评出中标单位,只能评出在合理造价范围内,并符合相应资质等级的候选单位,宣布谁家中标由电脑抽签算数,可避免人为因素决定,同时保护了许多评标专家不范错误,不至造成建设网上时有评标专家被除名消息登出,也就是说不给评标专家范错误的机会。本人也是一位四川的评标专家,也参加过评标,可以说目前的评标专家很难做到公正公平,其中的原因较复杂,因为目前投标的单位不是靠质量和信誉争取到中标的机率,而是靠其它不便讲的门路获得中标机会,这样既破坏了市场经济法则又让中国的腐败越演越烈,人们都期待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有一个公平、诚信的市场格局,但何年何时才能实现,总不能老去问苍天问大地问解冻的河流麻,中央已提出治理腐败要从源头抓起,改进目前有问题的招投标操作过程,更好地落实好招投标法的本意,是建设和形成规范化、正规化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人那么多,各行各业的竞争都相当激烈,管理层不制定好切合实际而有效的好制度好规则,那么必然要乱套,可以说目前中国90%以上的工程不完全符合招投标法本意,相去甚远,反而招标和投标单位的成本开支却越来越大(有些已占到工程总投资的30%有余,结果还是个歪中标),这是一项亟需改进的工作呀,涉及国家每年上千亿的投入,结果会给国家带来多少质量隐患哟。

招投标是工程建设迈出的第一步,是工程领域的关键环节,第一步就歪了后面可想而知……

本人这棵爱国之心虽有50多年了,但还没有完全冷漠,所以才提上述建设性建议,看着那些捞了国家的钱就往发达国家跑,对祖国失去信心的官员真痛心,难道我们就不可以建言献策,敬一言来改变目前这种落后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吗?中国的改革需要经历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需要有更多了解实情的基层内行提出好建议。

有关工程领域需要出台切实可行,能见实效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可咨询本人(有30多年的工程设计、监理、施工经验)
 

 发件人:曾知 1139768162@qq.com 
时 间:2012年7月22日(星期天) 中午12:04
 


  发贴时间2012-07-26 10:30:23 

登录后对本帖子进行回复!
谁可以发表? 所有注册会员均可以发表和回复主题!
主题标题  不得超过 40 个字
输入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中数字    
帖子中最多包含 4000 个字符

      

 



程序版权所有: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本论坛主要用于方便工作交流和沟通,请勿作他用
论坛中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立场无关